
這是韓國最火熱的貝果店,顧客排隊三小時只為一顆 Bagel?
這麼形容一點都不誇張,這家被媒體譽為「韓國必去餐廳」的,就是在韓國有7間分店的 — — 倫敦貝果博物館(London Bagel Museum, LBM)。

Ryo 的故事:40+ 歲轉戰餐飲,打造貝果王國
倫敦貝果博物館的創辦人 Ryo(李孝貞),並非餐飲出身。她在時尚圈工作多年,直到 40 歲後才跨界餐飲。
她先後打造 Highwaist Café、Layered、Artist Bakery 等人氣甜點品牌,厲害的是,竟然每一個品牌都被她做成了排隊熱店。
2021 年,51歲的她結合倫敦旅行的靈感,並融入多年的美學經驗,推出 LBM 倫敦貝果博物館。在這裡,貝果被重新定義:貝果不只是早餐的麵包,而是一種精品早午餐的體驗。
為什麼 LBM 的貝果如此特別?


作為支撐整個品牌的主要明星商品-貝果,當然不能跟早餐店能買到的貝果一樣。Ryo花了很多心力思考設計出,以「小眾精品化」思維打造完整的早午餐體驗:
- 有超過20+ 種口味:馬鈴薯起司、菠菜、黑橄欖、藍莓…口味豐富選擇多。
- 外脆內軟口感:用高水分麵團製作出特別 Q 彈有嚼勁的貝果。
- 完整餐食:自製抹醬、龍蝦濃湯、鹹派來搭配,讓貝果升級為一頓豪華早午餐。
每一款貝果看起來不僅好吃、美味的華麗程度也好拍,接下來我們就要講到,好拍,自然顧客就會主動幫你分享,完成UCG行銷。
打卡必去:從麵包店到「英倫生活體驗」



走進倫敦貝果博物館,就像進入一場英倫復古展覽。
這裡有紅磚牆、古董家具、花磚樓梯、皇室肖像、復古瓷器,還有巧妙放置寫著標語讓你忍不住想自拍的鏡子,每一個角落都被設計成打卡熱點。
食物本身也被設計成「會讓人想拍照、好拍照的樣子」:


- 超過20 多種貝果一字排開,像藝術品一樣吸睛,讓拍對的顧客主動拿起手機拍不停。
- 木質桌面搭配白色搪瓷餐具,再加上復古的廚房背景,就算你是攝影小白,這些設置都幫你能輕易拍出美照,隨便拍都好看(你應該有過在餐廳拿起手機想替桌上的食物拍照,結果拍起來像一坨屎,就默默地把手機收起來的經驗吧)。
這一切都是Ryo精心設計的「拍照陷阱」,讓人忍不住拿起手機狂拍,然後分享到 IG、小紅書上,自動成為了品牌的傳播者。
除了一般消費者,當然還有各種網紅、還有K pop的明星們像是 IVE 秋天、少女時代 Tiffany 與潤娥、TWICE 志效、EXO 燦烈 都親自打卡分享,掀起韓國餐飲界的「貝果風潮」。

打造LBM成為生活方式品牌
LBM 還做一件很厲害的事,就是他們推出的高質感週邊:馬克杯、帆布袋、T-shirt、布偶……

仔細看你會發現他們的週邊商品不只是隨便印印Logo應付顧客這麼簡單,從材質、選物都看得出非常用心,延續了英倫復古手繪的風格,把每個商品細節都做到完美,這些週邊創造出一個獨特的世界,讓顧客主動把這份「英倫生活美學」帶回家。
這代表 LBM 試圖從餐廳,升級為一個完整的生活方式品牌。
LBM 為什麼能爆紅?拆解 4 大成功關鍵

拆解倫敦貝果博物館的成功,我認為有 4 個關鍵:
- 商品差異化:把單一「貝果」升級為精品早午餐的體驗。
- 沉浸式體驗:超有英倫復古氛圍的體驗感,細節做好做滿。
- 社群自燃力:IG 打卡、明星帶動,形成自然擴散。
- 品牌延伸性:推出高質感週邊商品,讓體驗延伸到日常生活。
未來挑戰,從小眾精品到大眾資本化
2025 年,倫敦貝果博物館以 1.5 億美元高價出售給 JKL 私募基金。
對創辦人 Ryo 而言,這應該是最棒的結局了;但品牌也面臨隨之而來的挑戰:如何在快速拓展與商業化的同時,保持品牌的美學與靈魂?畢竟大家排隊排的就是它那小眾、稀缺、獨特的風格。
小眾做到極致,就是精品
倫敦貝果博物館是非常成功小眾品牌站上世界舞台的例子:
小眾品牌,只要做到極致,也能成為精品。
在這個社群影響人們行動的時代,消費者追求的不只是產品,而是一種有故事、有美感、有共鳴的生活方式。London Bagel Museum 強大的品牌力量,來自創辦人的品味累積並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。
這正是 LBM 能讓人心甘情願排隊三小時的秘密。
那麼,你會願意為這顆貝果排隊三小時嗎?